专业炒股配资开户

股票配资手机版 做新质生产力“弄潮儿” 上海未来产业破浪前行

发布日期:2024-07-27 12:54    点击次数:78

  走进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展厅,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镜星二十二(PRISMA XXII)占据“门面”位置。据介绍,这款产品堪称“六边形战士”,达成了低散热、大功率、低成本、低氢耗、高可靠性、长寿命等多维度平衡,能真正满足重载长途运输需求。而在上海南部的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先导区T区(成果转化区)附近,宏润科创中心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股票配资手机版,近期已完成地下室顶板浇筑。未来,这里将聚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各阶段育成平台。

  从政策举措出台,到空间载体打造,再到创新主体培育,近年来上海在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上见势早、行动快。2022年9月,《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印发。2023年,上海成立了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和首批未来产业专委会。2024年,上海将快马加鞭全面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抢占技术和市场的制高点。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智库中心主任、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清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空间的中坚力量,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性。着眼未来,上海要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必须要在未来产业中占据更多的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当下乃至较长时间内,其发展都依赖高投入和较高的容错成本。

  勇当未来产业“旗手”

  根据工信部的定义,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上海持续厚植未来产业成长的土壤。《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出,聚焦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产业领域的16个细分赛道,打造未来产业集群。到2030年,上海力争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到2035年,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2023年,面向未来五大产业,上海率先成立了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首批三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并成立先进核能、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专委会。

  上海市市长龚正在2024年上海两会期间表示,上海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加强未来产业前瞻技术创新布局,大力发展自主可控核心工业软件和工业操作系统。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力度。

  上海华夏经济发展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孔雪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海在培育未来产业方面有诸多优势和禀赋。第一是产业布局清晰稳固,上海正加快形成“(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而未来产业依托当前产业落子布局,在当前基础上进行梯次化升级,能弥补当下未来产业发展成熟度较低的问题。第二是政策力度持续加强,上海已从大政方针上明确未来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重点、扶持政策等内容。第三是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上海一直是我国高端技术的引领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上海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这为推动未来产业创新生态提供技术支撑。第四是融资环境日益完善,上海建立了完善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基金、银行、保险等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在未来产业上,上海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并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探索产业引导基金的建设,强大的金融背书为集聚未来产业带来了巨大潜力。

  未来“翘楚”初露锋芒

  根据规划,上海力争到2030年打造未来健康、未来智能等五大产业集群和新型储能、空天利用、6G技术、非硅基芯材料等16个细分赛道。证券时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上海一批面向未来产业细分赛道的企业已抢占了技术制高点,并崭露头角。

  由于具备零碳排放、续驶里程长、低温环境适应性强等性能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方案”。不过,受限于技术、成本、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因素,氢能仍处于产业化初期,是典型的未来产业。纵观全国,上海在氢能领域起步早、创新强、产业链较全,尤其在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等技术上已形成领先优势。

  重塑能源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业内领先的全场景氢能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走进重塑能源展厅,氢能产业生态蓝图在眼前徐徐铺开。其中,最亮眼的产品无疑是该公司最新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镜星二十二。

  重塑能源公共事务部高级经理云晓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镜星二十二凝聚了公司在燃料电池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能力。一方面,它具备长寿命、高可靠的电堆和膜电极技术,目前实现了电堆模组功率可达300kW、95℃高温持续稳定运行、设计寿命≥30000小时,真正满足重载长途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该产品采用了面向多场景的系统集成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工况模式识别、氢耗最优控制、故障预测控制以及基于云端算法的自学习模型,这些控制技术不仅达到了低氢耗,也降低了综合售后成本。

  另外,针对高寒、高海拔环境,它可实现-30℃低温无损启动以及2000米海拔功率不降低。

  在实际应用方面,重塑能源也是业内的先锋军之一。据介绍,过去两年,重塑能源在燃料电池汽车五大示范城市群累计承担、参与各类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超2000辆,覆盖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工业物流等多元化真实场景,实现了关键技术指标的突破以及成本的大幅下降。

  重塑能源战略市场部总监刘一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氢能的不断发展和相关技术的突破,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特定场景率先具备了初步商业化应用的条件。

  “提高寿命、提高经济性、提高环境适应性,是当前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目标。”刘一粟表示,提高经济性是商业化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降低燃料电池本身的生产成本,让市场的购置成本降低;另一方面,要降低产品氢耗,让终端用户的用氢成本降低。

  据介绍,根据对降本路径的分析预测,重塑能源下一个燃料电池平台产品的降本目标是70%。该目标一旦达成,在低价氢市场,氢能重卡将真正实现脱离补贴的市场化。

  浩淼星空中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与陆地上的千行百业实时交互。在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司南导航”)展厅的沙盘演练区,记者看到,公司北斗高精度技术已成功赋能无人驾驶汽车、矿区边坡监测、精准农业等几十种细分行业。

  司南导航总经理王昌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超过20%。公司多次突破高精度GNSS核心算法、芯片、板卡、终端、应用及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瓶颈,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破国际龙头在高精度GNSS板卡、模块领域的技术垄断。司南导航产品应用涵盖测绘与地理信息、形变与地灾监测、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多个专业领域,产品销往海外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一带一路”合作伙伴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未来,公司要在现有产品系列上持续优化升级工艺和性能更为先进的高精度GNSS系列产品,抓住高精度导航定位的市场机遇,为无人机、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野外机器人、精准农业及物联网等应用领域的业务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保障。”王昌表示。

  “未来路”道阻且长

  在上海未来产业的规划中,未来伙伴“携手计划”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上海将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未来范式,推动10家左右领军企业向未来产业布局,发展20家左右生态主导型企业,鼓励国有企业加大企业创新开放力度,纳入企业年度创新考核。

  孔雪对记者表示,主动发掘和培育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成为“链主”企业,能够加快未来产业开辟新方向、拓展新领域,并推动占据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导地位。

  “创新要素是遴选、培育‘链主’企业的重要指标,它们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都有不凡的表现。”孔雪表示,上海应深化“链主”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协同联动,深化“链主”企业肩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感,激发“链主”的引领力,为新质生产力“添砖加瓦”。

  记者了解到,未来产业瞄准的是尚未成熟甚至仍处于萌芽阶段的技术和市场,因此,培育未来产业是一场“马拉松”,需要不断爬坡过坎。上海作为培育未来产业的排头兵,任重而道远。

  李清娟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较高。要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上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有待加强等问题仍存。建议强化市区两级财政税收政策向加大基础研究倾斜,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

  人才方面,李清娟表示,未来产业对交叉学科、交叉领域的需求逐步上升,上海要重视对交叉型人才的留、引、育,完善高新科技人才的技术职务晋升制度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

  另外,对未来产业培育的风险性评估不足股票配资手机版,也是发展路上隐秘的“拦路虎”之一。孔雪表示,高风险、战略性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特性,从基础研发、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环节。实现产业化需要资本市场的多元化支持,不仅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推动市场化主导,更要重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金融支持。